近墨者
7/16 (Sat) - 8/21/2016 (Sun)
陳浚豪、徐永旭、林銓居、彭弘智、曾雍甯、吳季璁、姚瑞中
陳浚豪
1971年生,1998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曾擔任台北國際藝術村視覺藝術經理以及台灣藝術村(聯盟)發展協會秘書長。2002獲文建會贊助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駐村藝術家;2003與2004年代表台灣國際藝術村參與舊金山「AAC美國藝術村國際年會」和上海「國際自治藝術空間年會」。2003參加年韓國首爾「亞洲城市城市網路雙年展」,2005年泰國曼谷「不可見的曼谷地景」,200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3」等多次海內外展覽。陳浚豪自1997年即把圖釘裝置視為個人象徵的創作媒材,將大量複製堆疊的圖釘藉由點、線、面的造型排列,透過光影與觀看角度的移轉,運用圖釘反射的金屬光感呈現出若隱若現的量體視覺美感,以超乎材質之外的深層抽象概念,傳達出東方精神中極簡大氣的詩意風格。
徐永旭
1955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2008年獲日本第八屆美濃國際陶瓷器展首獎。徐永旭以身體做為創作器具的概念,投注高度的決心與毅力至陶藝創作中,強調身體與作品間的對話,以主體與身體融為一體的方式面對陶土,藉由身體的知覺、觸覺與痛覺,在現有以陶為主的結構之中和世界相互流動、作用並與之形構出作品,在繁複以及高度勞動的工序中,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的窯燒,完全地與作品結合,只為呈現出最純粹的雕塑作品。經過不斷解構與建構的過程,將本為厚重的瓷土與陶土,捏塑出極為輕薄柔和的線條及形態。徐永旭以「超越,由生命超越生命,由藝術創作超越藝術創作,由藝術創作超越生命」的態度為出發點,不斷地自我挑戰,期待超越每次在生命與藝術創作路程上的極限。
林銓居
1963年生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藝術史碩士結業文憑,美國Goddard College跨領域藝術碩士(MFA- Interdisciplinary Arts)。曾任職《典藏雜誌》執行編輯、東海大學美術系與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現為專職藝術家。作品的形式包括繪畫、地景、行為、動畫與寫作等跨領域藝術,探討存在的流動性本質;內容則以自身的成長背景出發,融合土地、自然、農民經驗、文人文化與宗教覺知,以作品建構複雜、真實、獨立存在的「一個人的歷史」,並從中探討家族與整體社會的共同遭遇與當下議題,對於生命的興替、死亡的不可逆轉、光陰的流逝、事物的無常深有體會,同時也透過佛教思維、耕種及土地的接觸,感受到無常多變的瞬間中,飽含了奇蹟、美妙與無比莊嚴的真實世界。
彭弘智
1969年生於台北,工作居住來回於台北與北京之間。199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之美術學士,並於1997年取得舊金山藝術學院美術碩士學位。自1997年起於美國、歐洲及台灣舉辦多次個展,「Beware of GOD─彭弘智個展」曾獲得「第五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獎」。彭弘智創作初期由於思考著身份認同的問題,所以「替代物」的使用變成他創作上最明顯的特色。此外,他專精於多種媒材的使用,如裝置、錄像、繪畫及雕塑,其創作主題藉由多元媒材傳遞出不同的視角,目的是讓觀賞者可以存入腦袋之中,達到一種宣傳的目的,藝術應該是宣傳工具,是喚醒集體良知的工具,表達普遍的問題,就像作家拿筆評論時事一樣,用藝術批評社會,這是極為迫切的環境之下的唯一選擇。
曾雍甯
1978年生於鹿港,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油畫組,兩度獲選台北美術獎、第二屆桃園創作獎等,2012年至法國圖魯芝參與駐村計畫,作品獲澳洲白兔美術館典藏、關渡美術館典藏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現居於台灣台北專職創作。油畫組出身的曾雍甯原以畫水墨為出發,自從1999年開始嘗試以直接且簡易的原子筆為媒材混合創作後,發現更能切合表達創作意念,此後原子筆就成為其專屬標誌,相較於傳統宣紙及彈性的毛筆,水彩紙與原子筆似乎是極端反比。但卻從中呈現了多元且不厭煩的律動,甚至隱含了水墨的質感。曾雍甯創作始終關心自然、生態及生活,過去創作風格以繽紛色彩所迸發的能量為主,透過野火系列的炙紅,細膩地編織出那屬於顯微自然的華麗生命之中,走向另一片拓寫著身體原始能量的印記。
吳季璁
1981年生於台北,2004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居住、創作於台北。曾獲台北美術獎首獎(2003)、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WRO)藝評與藝術雜誌編輯獎(2013),並入圍英國世界藝術獎(Artes Mundi, 2006)、英國保誠當代藝術獎(Prudential Eye Awards, 2015)。大學期間主修油畫的吳季璁,作為畫家倪在沁助手的同時也自學水墨,後來開始投入影像創作,致力於攝影、錄像、裝置、繪畫與舞台設計,其作品透過不同媒材,關注於影像本質的討論。吳季璁認為山水很大部分是藝術家觀察帶有高度個人想像的世界,雖然如今藝術家對自然的想像與關係已不同於以往,卻仍從藝術角度出發,認為東方哲學之於思考是基本的,關乎一個藝術家如何看世界,如何回應藝術與歷史。
姚瑞中
1969年生於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專長為攝影、裝置及繪畫,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其代表作品包括探討台灣主體性問題的《本土佔領行動》(1994)、顛覆中國近代史政治神話的《反攻大陸行動》(1997),以及探討後殖民主義的《天下為公行動》(1997~2000),與「行動三部曲外一章」的《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2002)。除此之外,姚瑞中透過攝影裝置手法,以「金碧山水」風格結合台灣民間充斥的怪力亂神現象,呈現台灣特有的一種虛假、疏離的「冷現實」。2007年後開始繪製改寫並挪用中國美術史經典畫作,再將其轉化成個人生活或真實故事,試圖將宏大史詩文本轉化為私微自傳敘事,以「偽山水」策略對所謂的正統性進行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