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虛構 - 吳東龍個展

10/31 (Sat) - 12/13/2015 (Sun)

吳東龍

策展人:張晴文
展覽日期:2015.10.31-12.13
展覽地點: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
開幕酒會:2015.10.31 (六) 15:00
藝術家導覽:2015.11.07 (六) 15:00 (與談人:吳東龍)
座談會:2015.11.28 (六) 15:00(與談人:薛保瑕、張晴文、吳東龍、胡朝聖)
策展人導覽:2015.12.06 (日) 15:00(與談人:張晴文、吳東龍)

「所有一切皆是虛構。在藝術家所編織的故事裡,也潛藏著和世界之間難以言喻的種種關係。」─張晴文

「理想的虛構」—吳東龍個展,將於10月31日展出吳東龍2015年十八件全新創作,本次展覽邀請策展人張晴文研究策劃,以文學觀點切入探討吳東龍作品關於虛構本質與意象再現的特徵。展名「理想的虛構」從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描寫摩里安那城(Moriana)的篇章出發,以文學為喻,作家擅長以文字描繪小說中種種不曾存在的事物,在這些虛構之間,卻有著照映現實的力量,繪畫也是如此。無論是畫家的各種描繪,或者作家的文字書寫,他們所創造的種種物事,從不吝於展現一個畫面,進而一座城市,甚至是一個世界。而這些景觀的顯像,其實都只在讀者心中自行虛構完成。就吳東龍的作品內容而言,所有線條、符號,從來沒有要指涉什麼明確的事物。它們全是虛構,但觀畫者總會以個人的方式和它們建立自己的關係。對於畫者而言,它們或許是某種生命狀態的隱喻,透過嚴謹的計算與創造,看來卻很輕盈。

吳東龍作品探討著有機形體的符號表現與幾何線條的律動排列,運用線性、色面、體積和空間等元素形構成其創作語彙和風格,藉由單一底色、幾何圖形和極簡的線條圖像,在流暢的韻律中塑造出一幅幅抽象風景。策展人張晴文提出抽象畫家在創作上最重要的依循是自己的本心,處理個人和世界的關係,吳東龍以獨特語言,透過他堅持的創作工序、結構畫面的方式、造形語言的操作,於作品生動、不確定及幽微神秘感之中展現純熟與精準的掌握。

繪畫手法方面,吳東龍沒有強烈濃郁的顏料堆疊或筆刷混色,反而是去除或降低這些人為的繪畫性,筆刷來回反覆塗抹,最後以近似平塗或消抹的技法凸顯出手工基底的紋理,在看似扁平輕薄的表面中,塑造出堅韌厚實的表面張力與體積感。透過細膩繁複工序處理畫布,表現單一色彩的層次和不同色調的穿透,且在低溫色彩的選擇之下探討簡約優雅的色彩經驗。

吳東龍,1976年出生於台北,2004年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多年來從事專職藝術創作。曾獲選美國紐約、蘇格蘭亞伯丁及法國巴黎駐村藝術家,作品典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文化部(昔行政院文建會)等,曾於巴黎、蘇格蘭、北京、光州、新加坡等地展出。

張晴文,藝評人及策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曾任《藝術家》執行主編。近年主要策展包括「未來的極短篇」(2015)、「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