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湯馬森

4/23 (Sat) - 5/22/2016 (Sun)

詹士泰、陳萬仁、賈茜茹、徐揚聰、廖昭豪、廖建忠、鈴木貴彥、吳思嶔

詹士泰
1971年生於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雕塑科畢,後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進修,2011年榮獲義大利卡拉拉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雕塑高等文憑。曾受邀參加義大利、葡萄牙、花蓮等世界各地石雕創作營,並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藝術獎項。作品主要以石材為創作媒介,挪用建築物符號,在極端理性的幾何線條或造型中,揉合富有感性溫度的細節與曲度,並在兩者間描繪出藝術家的創作核心—「簡單純粹」。詹士泰不斷試圖在作品中追求精準的視覺美感,甚至其生活亦是;知足、自在地把藝術作為生活的記錄,藉生活淬煉藝術,並將個人於其體會到的嚴肅、悲與喜等各種情緒昇華轉化,藉此在每個當下的平凡中更認真尋求深刻體驗。

陳萬仁
1982年生於新竹。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曾於2006年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2012年獲邀至紐約「國際工作室與策展計畫」駐村創作,並多次展於於國內各美術館及空間。陳萬仁慣於使用錄像及裝置的方式捕捉生活中重複交替的空白片段,其作品時常運用寫實繪畫般反覆的精細拼縫數位影像,結合多種元素作為其視覺語彙的呈現。面對人類身體在數位技術環境中經常被符號化、扁平化、去脈絡化的處置,藝術家讓時間片段在作品中再現為冷漠、機械重複般的動態,在封閉循環的空間運動中放入他對社會機制的隱喻,將各種行動轉化為一種等候的儀式,彷彿在綿延的時間軸中,等候成為一種膠著的集體意識或行為,帶著徒勞與虛無懸置於扁平又無止境的時間流中。

賈茜茹
1984年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曾獲2012高雄獎,作品並獲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日常現場一直為賈茜茹創作上探討的主題,從可見的生活瑣事為出發點,希望透過作品展現日常生活本身所可能發生的想像和興味,進而將觀眾的目光從展場回歸到真實生活的作息當中,並對生活生產出屬於自己的閱讀方式。她的作品多是利用生活中稀鬆平常但無可避免的物件,去對應個人和生活之間的關連性。試圖將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件透過作品化的過程,讓物件不再只是給予單一視覺上的表徵,而是可以更進一步追溯出對於生活經驗的故事性語彙,讓觀眾得以從期間產生不同於生活經驗的開放性想像,同時以一種軟性的態度來讓人們重新思索自身的生活的狀態。

徐揚聰
1953年生於雲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早年從事影像創作工作,後留學義大利,獲國立米蘭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Brera di Milano)雕塑系及米蘭多莫斯設計學院(Domus Academy)產品設計雙碩士學位。曾獲北美館現代雕塑雙年展大獎及典藏榮譽,多次應邀於國內各大美術館展覽。作品關注環保、生命及自然人文,多取材於色彩鮮豔的塑膠製品和生活物件,以詼諧方式為大量工業製造產品注入獨樹一格的態度,探究現成物的物質性。藝術家融合雕塑造形與空間裝置的創作,大膽告別了學院與傳統的材料應用、技法表現和形式思維,在藝術脈絡與常民文化中另闢新徑,帶給觀眾一種既熟悉又顛覆的觀看角度。

廖昭豪
1990年生於台中。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現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獲新北市美展、台灣美術新貌展及2015高雄獎。廖昭豪作品主要以絞碎的紙漿仿擬台灣人為地景風貌,不論是沿海岸線常見的消波塊、山路岩壁斜切亙守的擋土牆、水土維護有關的植生護坡,或道路旁普遍的紐澤西護欄,將原屬戶外的「景觀」移進室內,作品皆是紙漿材質模擬土石水泥,試圖以手工仿真的軟性材質形塑堅硬具保護作用之結構物,這類環境中習以為常的水泥製品成為抵擋大自然的盾牌,而其上斑駁的紙痕與透見內裡的木條支架亦暗示了,當它們在與自然力量抗衡時顯得那麼單薄而不堪一擊,於此展現藝術家對人為開發於自然與環境保護議題上的反思。

廖建忠
1972年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役畢退伍後曾與歐佳瑞、賴志盛、邱學盟、葉介華、李基宏共同組成藝術團體「國家氧」,多次於各美術館與藝文空間展出。廖建忠近年創作主要以其過去十幾年於木工領域所習得或磨練得來的夾板處理技巧,應用於作品的表現中,透過精細的木作功夫,巧妙地模仿現實生活中常見於都市各處的機具或車輛等,以逼進真實的描摹呈現原物件的各項肌理與質感。他在作品中所關注的,不僅是擬仿—真實之間所透露出的表象與虛構的模糊曖昧關係,亦旨在呈現處於這些物件背後的人們,透過物件的再現與審視,讓人們能夠回望或重視這些被模仿的物件背後所指涉的個人生命敘事,並進而帶出其背後的各項社會關注。

鈴木貴彥
1962年生於日本靜岡。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曾赴美國、歐洲、澳洲等展出,現定居於台北。鈴木貴彥近來的創作為《全球商店計畫》,每個城鎮都有一些小小的私人商店,這些商店的顧客通常都是附近居民,商店只需要掛個招牌,不需要多作廣告,而另外相對的,跨國連鎖知名漢堡、炸雞等速食店則是不遺餘力地在全世界行銷廣告;藝術家探討『全球化』這個被過度濫用的名詞,在日文中翻譯成『世界主義』,它給藝術家的第一印象是『世界是統一平等的』,事實上卻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全球商店計畫》創作軸心為嘗試將這些小商家宣傳推銷到世界各地。在這個右傾的世界中,藝術家以一種抵抗與反對全球化的立場,試圖以其一系列跨國性的創作計畫突圍。

吳思嶔
1985生於台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曾參與國內外各展覽及獎項,曾赴法國、義大利、日本參與展出。研究所期間多以雕塑為創作主軸,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作為取樣對象,並透過「模型化」的方式作為參照形式,製作出強調過程與敘事性的雕塑物件,作品透露一絲逝去的傷感與失落。藝術家於2013年赴澳洲生活一年半,在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與文化差異影響了吳思嶔的創作路徑,近期作品開始轉向描繪人、動物與自然之間的詮釋方法與當下處境,從重製死亡動物的肉體,想像牠們曾經歷的遭遇,將身體塑造成一種靜止物件的存在,再透過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轉化之,試圖創作出新的藝術形式語彙與其自身所關注道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