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律
9/7 (Sat) - 10/5/2024 (Sat)
李錫奇
李錫奇
1938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科。1958年組織「現代版畫會」,1963年正式加入「東方畫會」為會員,並成為該會中後期重要成員之一。李錫奇的創作以風格多變著稱,除了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思潮,創作形式從版畫、水墨、抽象書法、漆畫、複合媒材至裝置皆有涉獵,甚至與文學界現代詩人多次跨領域合作,故經常被稱為「畫壇變調鳥」。作品富東方人文意涵,於推動台灣現代藝術活動、促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卓著。多元的創作反映了當時社會各方潮流衝擊,但始終強調「本位」的概念,力求在現代與傳統藝術中,保有自己的民族風格。
李錫奇的現代繪畫藝術有兩個重要出發點:一是來自民間和傳統的民族因素的潛在影響,二是來自西方的現代藝術的顯在吸引。由金門鄉土出發而交錯在中國歷史滄桑中的文化領悟,構成了李錫奇畢生繪畫的宏大背景。台灣開放的藝術氛圍中成長的歷程又提供給了李錫奇對現代藝術多元選擇的可能。從最初的《失落的阿房宮》、《落寞的秦淮河》、經過《月之祭》系列、《大書法》系列、《後本位》、《浮生十帖》及《本位.新發》的漆畫系列,李錫奇一直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自己歸屬於民族本位的藝術獨創性。越來越專注來自民間和傳統的形而下的藝術語言「形式、媒介」,和越來越強烈感悟到形而上的現代精神,把李錫奇的現代化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為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同時也屢獲多項國際獎項,作品受多個國內指標性美術館邀展典藏,包含台北市立美術館、台中國立美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