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視
9/3 (Sat) - 10/2/2016 (Sun)
陳擎耀、陳萬仁、曲德義、何孟娟、徐永旭、黃海欣、廖建忠、蘇匯宇、陶亞倫、崔廣宇、吳東龍、于軒
陳擎耀
1976年生於台北。2006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曾獲台灣藝術新貌獎及台北獎首獎殊榮,並於2009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台北分會劉國松創作獎助計畫赴紐約進修。陳擎耀近年的作品多以攝影、繪畫為主,表現的題材廣泛,作品關注權力符號的解構。其作品多挪用流行文化─尤以日韓─符號,甚至亞洲政治人物肖像等等,進行大肆的改寫與重述,重新編寫出極具詼諧與滑稽感的畫面或舉止,或是將自己融入作品中幻化為他人,而這樣操作對原物所造成的巨大反差感則不免讓人會心一笑。如此透過對權力符號的降格,藝術家無非是對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進行反諷,並且冀望人們能夠在微笑的同時,重新反思自身周遭各種因權力作為而造成的荒謬感。
陳萬仁
1982年生於新竹。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曾於2006年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2012年獲邀至紐約「國際工作室與策展計畫」駐村創作,並多次展於國內各美術館及空間。陳萬仁慣於使用錄像及裝置的方式捕捉生活中重複交替的空白片段,其作品時常運用寫實繪畫般反覆的精細拼縫數位影像,結合多種元素作為其視覺語彙的呈現。面對人類身體在數位技術環境中經常被符號化、扁平化、去脈絡化的處置,藝術家讓時間片段在作品中再現為冷漠、機械重複般的動態,在封閉循環的空間運動中放入他對社會機制的隱喻,將各種行動轉化為一種等候的儀式,彷彿在綿延的時間軸中,等候成為一種膠著的集體意識或行為,帶著徒勞與虛無懸置於扁平又無止境的時間流中。
曲德義
1952年生於韓國。1976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1984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曲德義對色彩的掌握及材質間衝突的美感呈現,總是有獨到的見解,在畫面的色彩、空間感的塑造層面,不斷提出大膽嘗試。畫作多表現出正負空間不斷交錯的平面,創造出視覺空間的跳躍性,色彩間的融合及使用層層乳膠堆疊產生的曖昧地帶,加上在法國打工時學習到的特殊打磨技法,平和地讓不同圖層在二維空間交錯並置、相互印證,在視覺上掀起一股莫名的騷動。藝術家更試圖在畫布平面中探索空間之外的空間,看似感性天真的顏色加上嚴謹節制的形式,融合東西文化由內在經驗所激盪出的抽象作品,一次又一次超越色彩與形式的界線。
何孟娟
1977年生於基隆。2005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何孟娟以早期油畫創作經驗中縝密的構圖巧思作為其攝影作品基底,不僅挑戰了攝影的紀實特性,更提供觀者一種精準的故事性表徵;透過不斷對所謂真實的重建及矯正,以編導式的攝影與數位合成的手法,探索現代人與社會價值觀之間的順逆與茫然,成為何孟娟獨樹一格的攝影語彙。藝術家恣意地釋放內在多重而片斷的人格各行其是,如同意識流般傾洩出一系列身分認同及傳統社會加諸女性的刻板印象之間矛盾的衝突與懷疑,時為柔弱又夢幻的公主,時而為堅毅並捍衛傳統的女戰士,經過理性思考後呈現的原始內在性格,更深刻展現女性藝術家在這個藝術潮流中自我追尋的過程。
徐永旭
1955年生於高雄。2007年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畢業。徐永旭以身體做為創作器具的概念,強調身體與作品間的對話,藉由身體的知覺、觸覺與痛覺,在現有以陶為主的結構之中和世界相互流動、作用並與之形構出作品,在繁複以及高度勞動的工序中,只為呈現出最純粹的雕塑作品。經過不斷解構與建構的過程,將本為厚重的瓷土與陶土,捏塑出極為輕薄柔和的線條及形態,如此的反差成就其陶藝作品的創新觀點,出現了令人嘆為觀止,在陶作中難見的「大」作品及「薄」作品。而徐永旭以「由生命超越生命,由創作超越創作,由創作超越生命」的態度出發,不斷地自我挑戰且創作不懈,以期生命與藝術結合並開創在創作路程上的全新境界。
黃海欣
1984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09年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現居於紐約並持續創作。黃海欣作品取材自日常生活情境,擷取滑稽與尷尬的特殊當下,聚焦於各式古怪情節或戲劇氛圍中,以幽默諧擬的新聞照片式構圖及粗概真切的線條,敏銳勾勒出芸芸眾生中各式小人物的生存場景,揭露人在大時代、政治社會與家庭等各種人際關係中,種種微妙且神經質的荒謬片刻,不僅是對各式現實狀態的揶揄,更是擊中人們內心的不安恐懼與疏離,畫面散發出膠著的焦慮感,有某種因無能為力而導致的歡愉反差,或呈現集體節慶式的逃避,精準卻不尖銳,黑色幽默中帶著童稚天真的視角,彷彿是用哈哈鏡映射現實,殘酷仍存在,只是變得較好入口。
廖建忠
1972年生於臺北。1996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廖建忠近年創作主要以其過去十幾年於木工領域所磨練出的夾板處理技巧應用於作品中,透過精細木作功夫,巧妙地模仿生活中常見於都市各處的機具或車輛等,以逼進真實的描摹呈現原物件的各項肌理與質感。作品遊走於擬仿物與真實物之間的模糊曖昧,原始物件有著各自存在的功能及象徵,模仿物的功能消失使得象徵意涵被放大,它的精雕細琢成為固執的抗爭,以木材為媒材的特性帶出一股質樸老實的反叛,觀者從稀鬆平常的觀看中信以為真,到察覺受騙而驚呼,此過程正是藝術家企圖透過物件的模仿再現,刺激人們審視習以為常的環境,喚出被模仿物件背後所指涉的個人生命敘事,並帶出各項社會關注。
蘇匯宇
1976年生於臺北。2003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多次於國內外美術館展出,並獲作品典藏。蘇匯宇對於影像、媒體與日常生活交織後的複雜現象極感興趣,並以錄像探討大眾影視媒體對人們觀看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媒體的思想與慾望的投射。電視與電影的暴力美學、失眠夜的恍惚情境、虛實交錯的幻境景象、電影文化對於女性身體影射或明示的情色與性暗示等,各種創作主題皆取材於自身被媒體環繞的相關經驗,從消費文化、廣告資訊、國家機器、恐怖主義、自我與他者身體、慾望投射、幻覺與真實等議題,不斷深化觀察這個媒體無限擴張下的世界,將個人夢境與社會新聞經驗混合,重啓我們對於性、社會、自我乃至道德的判斷。
陶亞倫
1966年生於臺北。1999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現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從影像、聲音、機械動力裝置到光影創作,陶亞倫始終關注資訊科技時代中,人的存在及其處境。科技作為意識與身體的延伸,將人的思考與身體反應能力推向極限,作品中充滿濃厚的哲學式辯證與反思,深刻而發人省思。光纖與零距離感的影像傳媒科技,使我們對實體的感受漸漸地從意識與經驗中抹去,連帶地使觀者逐漸失去對身體的覺知,藝術與人的存有完全取決於透視法中的視覺幻象,造成了大腦與身體的斷裂。藝術家利用自然光影的瞬息萬變,使觀者在與作品互動的同時,探察自我意識的邊緣與哲學思考的最深處,期望觀者能在忽隱忽現的曖昧影像前,清澈洞見的內觀視野。
崔廣宇
1974年出生臺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曾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等。崔廣宇作品探討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所處的體制系統,藉由超出常態標準的行為與試驗,來建立一套生存與重新定義現實的方法。藝術家將這樣的行為視為一種衡量環境寬容度的媒介,並企圖將某些存在於體制中的關係,以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背後之荒謬性。透過如此轉換現實,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尋求縫隙,穿越於體制或是環境障礙的測量與示範,都宣示了一種游擊式行動介入社會,並挖掘更多潛伏在日常生活與都會環境的隱形關係。
吳東龍
1976年生於臺北。2004年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曾於紐約、蘇格蘭及巴黎等地駐村。吳東龍多年來在平面繪畫領域裡,探索有機形體的符號表現與幾何線條的律動排列,運用線性、色塊、體積、空間等元素形構成創作風格,透過筆刷反覆塗抹,呈現出獨特的表面紋理,在二維表面中塑造出堅韌厚實的表面張力與立體感。探究他的繪畫脈絡,可發現在不同系列的作品裡都呈現了兩極對比與矛盾狀態的互融,選擇以純粹、極簡的符號,進行理性編制卻充滿個人豐沛情感,透過手工處理的畫布,顯現單一色彩的豐富層次和不同色調的視覺穿透,在隱靜低溫的畫面下探討簡約優雅的色彩經驗,呈現藝術家追求內在精神指向與外界的對應關係。
于軒
1984年生於臺北,2002年畢業於復興商工美術科。于軒以大量個人生命時間的投注,雕琢淬鍊出對美感的讚嘆,試圖在觀看的視覺經驗之中展現永恆。其運用極細膩的寫實手法所描述出的《溫室》系列作品,大多有著或許是殘缺的羽翼、破碎的物件等,並與刻意處理過的巨大鏽蝕鐵件結合,產生出一種嬌柔與剛硬材質兩者並列所造成的畫面衝突,而如此巨大且堅固的鏽鐵彷彿是鐵甲騎士,呵護著極其脆弱、稍縱即逝的「美」。然而看似寫實的生物與物件,其實都是由藝術家所虛構出來、不存在於世界上的物事,藝術家將繪畫從平面延伸拓展至立體形式,以看似雕塑的寫實繪畫作品來逼近心中對於美感與生命本質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