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 - 台灣當代抽象藝術展

12/17/2016 (Sat) - 1/26/2017 (Thu)

朱為白、林壽宇、曲德義、林鴻文、董心如、王淑鈴、紀嘉華、吳東龍

朱為白
1929年生於南京。本名朱武順,畫名為白。1953年在廖繼春的「雲和畫室」習畫,之後受到現代藝術先驅李仲生啟蒙,進而潛心追求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1958年起加入「東方畫會」,參與戰後臺灣現代藝術運動,試圖以西方的抽象繪畫形式,探索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之思想價值與個人內在情感。朱為白的創作深受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影響,使其作品呈現極簡、質樸的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語彙。出身於祖孫三代的裁縫世家,他擅長運用刀剪,以利刃取代畫筆,將棉布、麻布、紙張等媒材切割、堆疊、拼貼,一道道的刀痕解構、穿透純淨的單色布料與紙材,使畫面產生層次分明的空間深度,讓作品超越繪畫的平面性的限制。作品不僅表現一種視覺的形象,更展現出藝術家對於空間的思索,對生命的體悟與智慧。

 

林壽宇
1933-2011年。1952-1958年赴英國學習建築與藝術,曾就讀倫敦綜合工藝學院(今西敏大學),研究建築與美術。1961年榮獲英國當代藝術學會勉勵獎、1964年為首位獲選參加德國第三屆卡塞爾文件展之華人藝術家、1985年榮獲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雕塑展」首獎。其作品廣獲眾多國際重要美術館收藏,如倫敦泰特美術館、羅馬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等。
作品源自東方潑墨山水與道家精神,爾後逐漸發展出極簡低限風格,「白色系列」為其代表作,引自老子「五色令人目盲」,在空白的畫布上運用濃淡、輕重不同的白,精煉幾何線條與形狀,數理般的精確理性卻傳遞出空靈悠遠的冥想哲思。1984年發表「繪畫已死」的封筆宣言,轉向雕塑、裝置等創作方法,探索畫布之外的抽象空間。

 

曲德義
1952年生於韓國。1976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1984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曲德義對色彩的掌握及材質間衝突的美感呈現,總是有獨到的見解,在畫面的色彩、空間感的塑造層面,不斷提出大膽嘗試。畫作多表現出正負空間不斷交錯的平面,創造出視覺空間的跳躍性,色彩間的融合及使用層層乳膠堆疊產生的曖昧地帶,加上在法國打工時學習到的特殊打磨技法,平和地讓不同圖層在二維空間交錯並置、相互印證,在視覺上掀起一股莫名的騷動。藝術家更試圖在畫布平面中探索空間之外的空間,看似感性天真的顏色加上嚴謹節制的形式,融合東西文化由內在經驗所激盪出的抽象作品,一次又一次超越色彩與形式的界線。

 

林鴻文
1961年生於台南。198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早期為南台灣新風格繪畫之代表人物,活躍於台南,並於在地落實對現代繪畫的執著與情感,府城亦提供了他創作靈感來源。林鴻文的創作除了大量的抽象繪畫與金屬雕塑外,亦取材自瓊麻、藤、木材等自然物件,並常以編織、拼貼或裝置手法呈現,總體展現一種自身對自然與環境的關懷與反思。林鴻文的抽象繪畫誕生於和自然的直接接觸,與對當下生命狀態的凝視。從感覺和印象出發,透過直覺與自發性的筆觸表達,不定的形式、具有即興感的線條與色彩,交織出巧思造化的空間與畫面安排。同時亦內化自然體悟,將思維化為具體意象,揭示某種抽象意識,在混沌中推展出一條既抒情又感性、細膩又詩意的道路。

 

董心如
1964年生於台北。1988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水墨組,1994年畢業於美國紐約普萊特藝術學院美術系研究所藝術碩士。作品曾展出於國美館、高美館、北美館等國內重要藝術機構並獲典藏。董心如的創作不斷於自我心象空間多方探索,誠摯地表達出潛在內心對自然的感知與情感,並將體現到的世界悠然躍於畫布上,擺盪在符號與形體之間的線條則彷彿飄邈幽微的幻影,時似動物時似植物,曖昧其中且成為藝術家的獨特語彙,輾轉間描繪出另一個偌大的世界,在虛與實的化境之中,將光與影攢揉為一體,跨越形體的邊界,自畫面深處緩緩流出。藝術家透過對藝術的熱情與極限的探尋,將這些難以名狀的感受與意念,經由自我生命的探索與感知,轉化成為其創作的繪畫形式。

 

王淑鈴
1968年生於台中,後移居英國留學並生活二十餘載。1997年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1999年取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碩士文憑,並受邀展出於各國美術館,包括倫敦國家美術館、美國休士頓美術館和澳洲維多利亞國家藝廊,並獲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洛杉磯當代藝術館、猶他州美術館和辛辛那提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永久典藏。王淑鈴以大尺寸之抽象繪畫聞名,在油畫顏料的筆觸中融入傳統東方藝術文化的思維,反應個人生命經驗在異國因東西文化差異所產生的游移與相融,將生活中遭遇的各種境況轉化為畫布上奔騰的色調與能量,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視覺語彙。近年王淑鈴回到台中的童年家園,重新展開生活與創作,並試著以繽紛鮮豔的筆觸建構出帶有韻律感的抽象構圖,回到故土,藉以思索自身與故鄉的關係課題。

 

紀嘉華
1969年出生於台中。1983年移居美國後,於1993年取得羅德島設計學院建築與藝術雙碩士,1995年畢業於賓州大學並獲藝術碩士文憑。理性的幾何與線條創作一直是紀嘉華的重要語彙,在平面的畫布中反覆塗抹顏料、建構空間,堆砌的圖層間彷彿開啟了一個徘徊於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知覺世界,令人出神。而兩兩相應的筆觸方式:徒手與尺規直線、浮動與游移、切割與邊界,線性成為和畫面相互引誘抗衡的關鍵元素,使題材時而透明清澈,時而彷彿朦朧迷霧。而畫面中變化微妙的色調,似乎是藝術家刻意的暗示,意在陳述繽紛多樣的故事,冷冽的線條、恍如暮靄的畫面,都蘊藏著藝術家試圖描繪這世界的感官體會與心靈沉思。線與面兩者交互在藝術家對視覺畫面的斡旋中,譜出了最美妙的詩篇。

 

吳東龍
1976年生於台北。2004年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吳東龍多年來在平面繪畫領域裡,探索有機形體的符號表現與幾何線條的律動排列,運用線性、色塊、體積、空間等元素形構成創作風格,透過筆刷反覆塗抹,呈現出獨特的表面紋理,在二維表面中塑造出堅韌厚實的表面張力與立體感。探究他的繪畫脈絡,可發現在不同系列的作品裡都呈現了兩極對比與矛盾狀態的互融,選擇以純粹、極簡的符號,進行理性編制卻充滿個人豐沛情感,透過手工處理的畫布,顯現單一色彩的豐富層次和不同色調的視覺穿透,在隱靜低溫的畫面下探討簡約優雅的色彩經驗,呈現藝術家追求內在精神指向與外界的對應關係。